108年臺灣里海場域及社會生態永續論壇紀要
陳均龍/海洋漁業組

      沿岸漁村社區居民多靠海維生,但受到環境變遷、漁業資源及產業結構變化的影響,已面臨產業轉型之需要,如何才能確保漁民生計與漁村的永續發展成為不容忽視之課題。自從2010年生物多樣性第十屆公約締約方大會提出里山倡議後,國際間日益重視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存,除加強保存傳統農漁業知識,並積極從事對環境資源友善的社區營造。在此趨勢下,基於里海理念所推動的漁業活動及漁村經營,除了有助於確保沿岸環境資源的循環永續利用及維護生物多樣性與豐富性外,同時可提升漁村的社會生態韌性。我國里山里海近年來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計畫性的推動下,逐步帶動森川里海的跨域鏈結,以及自然地景、海景保存與社區型保育的發展。沿海漁村的永續發展一直是照顧漁民生計、保障漁業生產及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的重要一環,若能實踐里海精神的內容,讓漁村社區居民與海洋共存共生,將可以促進海洋生態、人文地景與社會生態系統的平衡,進而帶動沿海漁村地區的永續發展。

      本所近年來致力實踐里海理念,期許能促進漁村產業與資源的和諧利用,並特於10月16日與國立成功大學合辦「臺灣里海場域及社會生態永續論壇」。論壇一開始由本所陳君如所長以主辦單位身分致詞歡迎所有與會人士前來共襄盛舉,接著邀請海洋委員會莊慶達副主任委員代表所有與會貴賓致詞。論壇揭幕後首先由林務局黃群策組長代表林華慶局長以「從臺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看臺灣里海發展」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深入淺出的說明成龍溼地推動里海的經驗,以及在里山倡議下如何從社會生態角度推動生產地景保育,並由森林、淺山、河川連結到海洋生態保育。緊接著由邵廣昭講座教授演講有關「里海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海洋保育的新方向」,讓與會人士更加了解里海發展的內涵,並思考如何透過經營管理提升棲地與生態系的生物多樣性,同時闡述海洋保護區與里海間的關聯性,並強調家計型漁業較能符合里海永續精神。

      下午則針對兩大主題,「從里山倡議看森川里海與社區之鏈結」與「漁村社區與環境共榮之里海創生」進行探討與經驗分享。第一場由國家海洋研究院張桂肇博士主講,新竹林區管理處夏榮生處長與財團法人觀樹教育基金會洪粹然執行長擔任與談人,經由熱烈的互動與討論歸納出以下重點:(1)日本生物多樣性政策已納入里山里海保育理念,未來我國漁業資源及漁村發展策略也應納入里山里海觀念;(2)里海保育應涵蓋整個流域生態系,因此需透過夥伴關係網絡推動;(3)積極促使傳統保護區系統轉變成為社區自主型保護區;(4)加強里海工作坊間的交流,讓社區間可以互相分享經驗;(5)專業團隊進駐協助推動里山里海,往往與社區間有所摩擦,必須強化與社區間的融合,才能發揮專業團隊的功效。

      第二場次則是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蕭堯仁助理教授擔任主講,漁業署施俊毅組長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施彤煒主任擔任與談人,從討論過程可發現漁村推動里海有幾個議題值得思考:(1)過去在漁村實施農村再生等計畫較為困難,但隨著漁業保育意識的抬頭,海洋環境教育活動越來越普遍,未來可轉化為以里海方式推動漁村發展的重要基礎;(2)政府過去為發展栽培漁業,曾結合學研機構推動社區發展,後續漁村陪伴輔導團隊可思考如何在操作過程中融入里海精神;(3)公部門協助漁村社區發展應設法消除有形及無形的隔閡,並尊重地方住民的在地知識與需求;(4)可透過社區活動、藝術創作及生態旅遊產業來協助漁村社區里海發展,讓產業與資源間逐步取得平衡。經過兩場次的熱烈討論後,接著由筆者總結會議的各項重點,並說明水試所推動里海的主要著力點及後續方向,強調應在里海推動下,讓漁業資源保育及漁村產業間產生鏈結。

      最後的綜合座談由莊慶達副主委主持,與談者包括陳君如所長、黃向文署長、胡興華講座教授、邵廣昭講座教授、黃群策組長、夏榮生處長等人,持續與現場所有人士經驗分享與互動交流,希望整合政府部門、學研機構、產業人士及民間團體等之經驗與心得,進一步凝聚共識,俾充實我國未來里海場域推動、漁村社區產業發展、漁業資源共同治理等之內涵,同時作為本所持續推動里海之重要參考方向。

與會人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