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鰻的神秘生活史
張凱傑、蕭玉晨、楊順德/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曾萬年博士,於8月7日應邀至本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進行演講,主題為:「淡水鰻的神秘生活史」,詳細說明主要經濟性鰻魚的生活史及其起源和演化。曾教授於日本東京大學取得農學博士學位,致力於鰻魚生物學研究數十載,迄今已發行多本相關專書及期刊論文,並曾擔任過東亞鰻魚資源協議會會長。

      曾教授以簡單明瞭的鰻魚生活史圖作為開場,扼要說明鰻魚特殊的洄游習性,並以圖片帶出臺灣主要的鰻苗捕撈方式,再講述如何利用粒線體DNA進行追蹤板塊飄移與兩大假說等來說明世界上19種淡水鰻的地理分布,並據以追尋鰻魚的起源和演化。以歐洲鰻和美洲鰻來說,有從印度太平洋進入大西洋的古赤道走廊假說;也有主張是經巴拿馬海峽而進入大西洋的巴拿馬海峽假說。

      魚類的年齡,可藉由耳石來做判斷,曾教授另外從耳石日週輪和微化學分析來剖析鰻魚的生活史。耳石日週輪是每天形成一輪,可藉此推論柳葉鰻的日齡和受精卵孵化時間,以及從產卵場到沿岸的漂流過程。利用不同鰻種耳石日週輪的成長率和變態日期,揭密了同樣是在藻海 (Sargasso Sea) 孵化的美洲鰻和歐洲鰻,如何回到不同大陸的洄游之謎。另外利用電子微探儀測量日本鰻線的耳石中鍶鈣比 (Sr / Ca)上,可由其高低變化得知鰻魚在不同階段的環境變化,例如在柳葉鰻時期,因在海水環境,故鍶鈣比值較高;變態為玻璃鰻後逐漸轉往淡水環境,耳石的鍶鈣比會逐漸變小,進入淡水環境後亦會持續下降,此方法亦可應用在野生鰻和放流鰻的鑑別,並據以將鰻魚棲息環境分為淡水型、河口型及海水型三種,前兩者佔比較多;後者不會進入淡水域,故鰻魚的資源管理不能只是在河川,河口和海水域也不容忽視。

      曾萬年教授最後以臺灣鰻魚產業面臨的困境及未來展望作為結尾,並表示天然鰻苗捕撈量早已供不應求,鰻苗人工繁殖研究刻不容緩,日本已完成人工繁殖並且少量配給民間養到上市體型,期許臺灣能將研究能量集中,早日完成鰻苗人工繁殖技術。

曾教授伉儷蒞臨本中心參訪並進行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