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科研再攜手-鬼頭刀大悠游」記者會紀要
江偉全、何源興/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本所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及日本長崎大學共同執行的鬼頭刀族群動態解析計畫已邁入第四年,研究成果陸續於國內外學術研討會及每年的臺日漁業科學研究合作會議發表。今(108)年6月4日於農委會舉辦記者會,以「臺日科研再攜手-鬼頭刀大悠游」為題,發表在日本長崎北部海域監測鬼頭刀移動特徵的相關研究成果。這是該海域鬼頭刀的首次生態紀錄,也是臺日在共同海域-東海進行的合作研究之一。

      近兩年來,日本沿近海鬼頭刀漁獲量突然增加,引起漁政與研究單位的關切。筆者應長崎大學之邀,於2018年10月前往日本長崎北部生月定置漁場共同執行鬼頭刀標識放流,希望有助於解明鬼頭刀的族群動態。本次總共標放了4尾鬼頭刀 (94~102 公分),配置在魚體上的衛星標識器分別於5~31天內在東海北部海域脫落,與野放位置之直線距離為63~204公里,平均每天移動距離為3.9~12.6公里。綜合4年來在臺灣與日本海域進行的標放結果顯示,臺灣東部鬼頭刀夏季主要棲息於56.6公尺以上淺水層,棲息水溫29.7~25.0℃;冬季為83.4公尺以上淺水層,水溫29.1~23.2℃;日本鹿兒島灣與長崎北部海域之鬼頭刀的冬季棲息深度與溫度則分別為52.4公尺以上淺水層、23.7~20.5℃暨94.0公尺以上淺水層、23.1~17.8℃;分析得知鬼頭刀主要棲息深度與該海域混合層深度有關,下潛深度僅達與表層水溫差異5~6℃海域,且其季節性族群分布容易受到海洋環境變動之影響。

      本所自2015年起,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共同執行「臺灣鬼頭刀族群辨別及資源研究」計畫,針對臺灣東部鬼頭刀資源利用現況及族群動態進行解析。2016年擴大進行跨國研究,與日本長崎大學及鹿兒島水族館合作進行標識放流研究,在放流魚身上配置可記錄溫度、深度及光照度資料 (解析地理位置) 的迷你型衛星標識記錄器,以探討西北太平洋鬼頭刀族群結構與移動特徵。2018年將觸角延伸至日本長崎北部海域,相關研究成果已被日本知名國際學術期刊Fisheries Science接受,將於近期內刊登。目前仍然持續與與日、美等國的漁業科學家進行學術交流,共同探討不同海洋環境之鬼頭刀行為特徵與族群分佈,同時嘗試應用分子生物技術驗證西北太平洋鬼頭刀的族群結構,未來將進一步整合生活史特性、族群移動特徵、年齡結構變動以及漁具選擇性等研究,綜合考量各項可能影響因子,建立鬼頭刀資源的最適評估模式。

      近年來隨著海洋保護意識抬頭,是否具有永續生態漁業認證,逐漸成為消費者選購海鮮的標準之一。特別是在歐美地區,即使未能取得生態標籤之相關認證,也必須是執行漁業改進計畫 (Fishery Improvement Project,FIP) 之漁產品,才得以銷往當地市場。臺灣漁獲的鬼頭刀,約有九成製成魚排外銷美國,因此臺東新港魚市場已針對鬼頭刀漁獲執行FIP,並於2015年獲Sustainable Fisheries Partnership (SFP) 網站正式登錄;而其他兩個重要漁獲基地-蘇澳及東港區漁會亦已於2017年加入行列。FIP的工作計畫內容必須涵蓋可測量的明確指標及相關預算,參與者需根據計畫內容逐年改進,並證明其管理方式與該漁業之漁獲資源均是朝著生態永續的方向發展,而工作計畫的制定依據及內容均須有科學研究之數據作為佐證。期望透過研發成果,能協助擬定適用於臺灣鬼頭刀漁業的管理策略,俾利在開發利用之外,也能善盡資源養護責任,並學習如何與大海共榮共生。

本所假農委會就臺日雙方對鬼頭刀的共同研究成果舉行記者會(左起本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何源興主任、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張正昇執行長、陳君如所長、東部中心江偉全副研究員) 陳君如所長接受媒體採訪
在長崎北部海域放流的四尾鬼頭刀之衛星標彈脫時間、地點與其移動路徑